日不落帝国是什么意思(日不落帝国是什么意思-)
今天本站小编来和大家聊聊关于日不落帝国是什么意思这个话题,这个话题的探讨数比较多,所以下面为大家分享几个热度比较高的相关话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帝国是指照耀在部分领土上的太阳虽然落下而另一部分领土上的太阳仍然高挂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世界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
而如今该词在一定的场合用来形容帝国主义,而未必特指某一统一的国家政体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逐渐取代老牌帝国主义西班牙,成为海上新兴的霸权国家,并开始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
此后,英国相继在英荷战争和七年战争中,打败最强劲的对手荷兰和法国,夺取了两国的大片殖民地,确立了海上霸权
1815年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胜利,又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更让英国成为无可质疑的经济强国
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鼎盛时期,当时,全世界大约4~5亿人——也就是当时全球人口的约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0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
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曾这样描述: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地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
当然了,很多人对帝国的扩张有着不同的意见
19世纪的政治家索尔斯伯利勋爵在1861年抱怨,英国每年支出150万英镑保卫殖民地的利益,“仅仅滋养了一大堆军事驻地和一种‘日不落帝国’的自满情绪
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英国国力的日渐消弱,其殖民地纷纷独立,与此同时,新兴霸权国家美国的崛起,也促使大英帝国逐渐瓦解
如今,英国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国家,组成了一个国际组织——英联邦以取代大英帝国
但是与大英帝国不同的是,英国再也无法在政治、外交和经济等各个方面,直接影响英联邦的其他成员国了
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终于等到了日落的一幕
日不落帝国是什么意思,主要有那些国家?
日不落帝国,指太阳无论何时都会照在其领土上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
而如今该词在一定的场合用来形容帝国主义,而未必特指某一统一的国家政体,历史上一共有两个国家先后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它们分别是:西班牙帝国和大英帝国
日不落帝国一词最早是用来形容16世纪时的西班牙帝国的,它来源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的一段论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在19世纪这一词则被普遍作为大英帝国的别称,特别是在维多利亚时代,那时候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把大英帝国用粉红色标出,生动地表现出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
西班牙帝国是世界上第一批全球帝国之一,也是第一个被冠以“日不落帝国”称号的国家
15世纪末,收复失地运动成功后,西班牙统一,迅速走向海外扩张道路
16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的先驱,并在各大海洋开拓贸易航线,使得贸易繁荣,西班牙横跨大西洋到美洲,从墨西哥横跨太平洋,经菲律宾到东亚
西班牙征服者推翻了阿兹特克、印加和玛雅统治政权,毁灭了当地文明,并对南北美洲大片领土宣称拥有主权
西班牙王室与欧洲各王室联姻,取得了大片领地的继承权
卡洛斯一世时期,西班牙王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合二为一,使西班牙在欧洲的影响力迅速提高
卡洛斯一世打败了最强大的敌人法国和奥斯曼帝国,西班牙遂即开始称霸欧洲
从16世纪中期开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利用美洲采矿所得的金银取得更多军费,以应付在欧洲和北非的长期战争
菲利普二世时期,虽然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分治,但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并没有削弱,反而于1580年兼并葡萄牙帝国(于1640年失去),并获得了后者广阔的殖民地,把半个亚平宁半岛、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和几乎整个中、南美洲归为己有,还包括亚洲的菲律宾群岛
英国为什么叫日不落帝国?
因为当时的英国殖民地很多,遍布范围很广,这边太阳落山,那边太阳升起,意思就是太阳永远不会在英国落下,所以称为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帝国”(英文为“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这一称谓,并不是指这个帝国没有黑夜,而是指在这个帝国疆域范围里不论何时都有领土处于白昼中,类似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
要想被称为“日不落帝国”,需要足够的繁荣强盛,并且能在全世界均拥有大量领土并掌握当时全球性霸权
历史上超级帝国众多,能称为“日不落帝国”的却寥寥无几
扩展资料:
日不落帝国(西班牙语:el imperio en el que nunca se pone el sol,葡萄牙语:o império no qual o sol nunca se p?e)是指太阳无论何时都会照在其领土上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
而如今该词在一定的场合用来形容帝国主义,而未必特指某一统一的国家政体,历史上一共有两个国家先后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它们分别是西班牙帝国和大英帝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帝国是什么意思,主要有那些国家
日不落帝国指的是一战以前的英国,一战以前的应该殖民地分布全世界,主要包括印度,澳大利亚,非洲部分,美洲部分,每天的每个时刻太阳都能照在英国殖民地或者本土的某个地方,所以称为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帝国是什么意思?除了英国,还有哪些国家堪称“日不落”?
如果单纯从历史角度解释这个问题,会很概念化,必须加上一点简单的地理学的常识,才能让“日不落帝国”这个词更好地理解
日不落就是太阳一直照射的地方,没有哪个地区的太阳是不落的,古代的中国采用的是另一种计时标准,比如影视文学里面经常提的“午时三刻”,就是古代的计时,后来变成了现在的北京时间
我们看电视剧里面经常提到的北京时间,东京时间,华盛顿时间就是根据不同时区来划分的,时区是为了照顾各地区计时方便,又便于和其他时区换算时间,而人为创造出来的东西,比如北京在时区上是东八区,东京是东九区,用“东加西减”(记忆里的地理土方)就是东京比北京早一个小时,北京八点的时候,东京已经九点了
时差的产生是根据地球自转(自东向西),太阳直射产生的,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为中时区,也就是零度经线,然后人为的划分了经线,并且划分了24个时区
从理论上来说,每个时区都是六点钟看到太阳,十二点的时候太阳在正中间,十八点的时候太阳落山,12个小时的白天。
之所以会以英国伦敦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作为本初子午线,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在19世纪以前,大多数国家都以大西洋加纳利群岛耶罗岛的子午线,而19世纪以后,很多崛起的国家都用自己国家的本初子午线,只不过由于英国后来的快速发展,成为海上霸主,建于1675年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1884年召开经度大会的时候,实际上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海上船只已经采取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线
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当时英国的强大。
当时的英国以海上霸权疯狂扩张殖民地,在巅峰时期领土面积多达三千万平方千米,是当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企及的,即使是现在强大的美国,最初也是英国的殖民地之一,在二十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地大约有50多个
大体上来说,大洋洲有14个,非洲21个,美洲8个,亚洲10个,欧洲3个,总体来说,基本囊括了所有24个时区,因此才有了日不落帝国的说法,换句话说,无论太阳照射在哪个时区,都有英国的领土
这一点是很难得的,从古到今,做到这一点的很少,当然,也并非只有英国一个国家做到,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一个国家可以做到三个以上时区,并且有一个时区离得远一点,只要最长的两个时区不超过十二时区,差不多就可以做到了
比如,一个国家本土拥有五个时区,分别是东五到东九,只要在西时区,大概是西七区到西九区有一个是殖民地,那个就可以承接太阳的白天业务了,在本土太阳落下之前,在西七到西九区的殖民地太阳就已经升起,在这块殖民地上的太阳落下之前,本土的太阳就可以升起
我估计很多人可能会说是俄罗斯,俄罗斯曾经一共跨了11个时区,如果当年不是把阿拉斯加州卖给了美国,还真就连上了,但是连着的11个,分别是东三区到东十二区,当太阳从东三区落下的时候,白天的区域是东二到西十区,那就是真的黑天了
有人可能会认为美国是日不落,美国本土是从西五区到西十区,目前在海外有14块殖民地,殖民地中西时区最小的应该是西四区波多黎各,而太平洋的关岛在东十区,当美国本土的太阳在西十区落下后,东十区的关岛是白天,但是关岛的太阳落下后,白天的区域包括东九到西三区,差那么一丢丢美国也就成了日不落了
历史上真正的日不落除了英国,另一个国家其实是西班牙,在英国崛起之前,西班牙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其殖民地包括南美洲、大洋洲等多处地方,完全称得上是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到此,本话题已经为大家介绍完毕,如果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本篇文章【日不落帝国是什么意思】给好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