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薯是什么_红薯产生裂薯的原因有多种,采用综合技术,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收益
今天有朋友问我红薯产生裂薯的原因有多种,采用综合技术,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收益的问题,那么我就来分享一下关于南薯是什么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甘薯又名红薯、山芋、地瓜、甜薯等,红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我国广为栽培,是种粮、饲、加等多用途作物,深受栽培者和消费者喜爱。红薯裂薯并不鲜见,多数地块裂薯率为2-5%,有的地块和个别年份裂薯率高达40-50%;开裂的薯块品相低劣,丧失商品性,即使用于加工也很难清洗,严重影响栽培者的经济效益。红薯产生裂薯的原因有多种,只要采用综合技术措施,可将裂薯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或几乎没有,从而大大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收益。
(一) 品种
红薯品种不同,裂薯的发生不尽相同,大薯品种比中小薯品种易发生裂薯,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裂薯产生要多些。平时看到的裂薯多数是大、中薯,小薯很少有裂薯的。不管什么品种,成熟后不及时采收,裂薯发生都会增多。迷你红薯很少见到裂薯。
(二) 连作
红薯连作,产量逐年下降,病虫草害加重,裂薯增多。连作的红薯地,裂薯发生率会超过5%以上。
(三) 病虫害
红薯受茎线虫、软腐病、蛴螬、地老虎、蝼蛄等为害,裂薯发生明显增多。
(四) 外部环境
红薯结薯后、特别是薯块膨大期,久旱后或旱后突遇大雨或灌大水,会大大促进和加重裂薯的发生。土壤时干时湿或中后期土壤湿度过大,裂薯将多发。
(五) 施肥
土壤缺钙、钾,裂薯形成增多。土壤中缺乏有机质、偏施或重施氮肥,会促进和加重裂薯的发生。
(六) 栽培密度
红薯栽植过稀,植株和薯块获取的养分相对增多,大薯增加,裂薯加重。栽插过浅或起垄过小、培土过少等,裂薯发生将增多。
(一) 适地和品种选择
1、 适地选择
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疏松、土壤肥沃度中等、地下水位1米以下、土壤酸碱度中性或微偏酸碱性、降雨适中且分布均匀、灌排便利等地,栽培红薯不易发生裂薯或有利控制裂薯的发生。高肥力和高有机质含量土壤,栽培红薯裂薯发生较多。低洼、地下水位高、时旱时雨或没有灌溉条件等地,栽培红薯裂薯将增多。缺钙、钾的土壤栽培红薯,裂薯会多发和重发,不能解决缺素问题时最好不要栽培红薯。红薯在土壤PH值4.2-8.2内都能生长并结薯,但适宜的土壤PH值为6.5-7,过酸或过碱的地,不栽培红薯好。红薯栽培地土壤含盐量不可超过0.2%,否则会影响薯蔓和薯块生长发育。
2、良种选用
红薯品种不同,抗裂薯性能有差异,大薯品种裂薯率较高,中小薯品种裂薯发生率相对较低。迷你红薯品种发生裂薯最少。豫薯12、北京553和郑薯166-7等品种,易发生裂薯,尽量不要选栽。南薯99、宁选1号、金心57、苏薯4号、皖薯3号、泉薯10号和湘薯75-55等抗裂薯性较强,可据情选栽。优良迷你红薯品种有心香、金玉、岩五、浙薯6025等。总之,栽培应据需选栽丰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裂薯、薯形整齐、薯皮光滑鲜亮、味香甜、口感好等的优良品种,有条件的要选用脱毒良种。
(二) 重视整地和病虫害防控
1、 整地
有机肥养分丰富全面,改土效果好,有很持久的保肥、保水和供肥、供水能力,翻耕整地时适当多施腐熟有机肥,可减少裂薯的发生。秸秆还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补充钾、磷等的便捷方法,应着力推广,有好的减少裂薯作用。粘性重的土壤掺入适量的细沙或沙性土壤适量掺入粘土,有快速的改良作用,可控制裂薯少发生或不发生。
翻耕整地多在栽插前3-5天进行,翻整前中等肥力的地每亩撒施腐猪牛粪等1000-1500公斤;为盐碱土的每亩要撒施过磷酸钙40-50公斤(或硫酸钙30-40公斤、或石膏粉20-30公斤)、硫酸钾12公斤;土壤为酸性时,每亩要撒施钙镁磷肥50公斤、生石灰粉70-100公斤、硫酸钾12公斤或干草灰70-100公斤,接着翻耙2-3次并整成所需的畦或垄。
翻耙时要使土壤达到深、松、细、软、平等。多雨和地下水位高等的地,宜起垄栽培,垄高不可低20厘米、底部宽不少于30厘米。雨水少、灌溉条件差、易受旱等地,宜平畦或低沟栽培。
2、 病虫害防控
(1) 病害
培育或栽培过蔬菜、瓜果、薯类等的地,最好不要用于培育红薯苗,如无法选地育苗,应行土壤消毒后再育苗。苗床消毒时,于翻整前在地表每平方米撒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13克、25%敌百虫粉剂7-8克,接着翻耙充分混匀。
红薯软腐病、线虫病等是土传和种传病害,种薯播种前可用50-54℃热水浸种10-15分种消毒,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0倍液等浸种5分种。
薯苗栽插时将苗栽插节位或全株浸于上述药液中2-3分钟,沥干后再栽插,可较好防治上述病害等。
有些红薯品种对线虫病等有较好抗性,可据情选用。较抗线虫的品种有豫薯13号、苏薯9号、郑薯22、鲁薯3号和7号、皖薯4号等。
防治大田线虫病等,栽插前20天每亩用80%二氯溴丙烷1.5公斤、对水130-150公斤或用70%二溴乙烷2.5公斤、对水130-150公斤全田浇施,后立即起垄或整畦。
(2)虫害
为害红薯植株的害虫主要有甘薯天蛾、麦蛾和飞虱等,发现为害应在卵孵化盛期或初龄幼虫期用药,可喷洒80%敌敌畏乳油1700-2000倍液或10%扑虱灵乳油800-1000倍液等,每亩、每次喷洒药液60公斤,每次用药间隔10-15天,一般用药2次。
地下害虫对红薯为害很大,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可采用药饵诱杀等防治。每亩取麦麸或花生饼等7-10公斤,炒香后拌入90%晶体敌百虫(敌百虫先用适量热水化开)70-100克等,于晴天撒于红薯地中;也可每亩取鲜草或菜叶20-30公斤,切成1-2厘米的小段等,用50-60克90%晶体敌百虫拌均匀(敌百虫先用适量热水化开),于傍晚施天蔸部附近地面,都有好的防效。
薯苗栽插前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等浸苗3-5分钟,沥干水再栽插 ,有好的防治地下害虫效果。
冬季深翻地1-2次,不仅可熟化和改良土壤,还可经雪冻杀死一些地下害虫,降低越冬虫口基数。
(三) 轮作和合理密植
1、 轮作
红薯不要连作,否则病虫害和裂薯将逐年加重。薯类、许多蔬菜、瓜类、油菜等是茎线虫等的寄主,甘薯不可与它们轮作,否则病害会越来越严重,红薯宜与水稻、玉米、小米、小麦等行3年以上轮作,可较好控制土传病害和裂薯的发生。红薯行水旱轮作,可基本控制茎线虫等土传病虫害的发生,防效达95%以上。
2、 合理密植
红薯稀植,结薯相对少,每薯获得的肥水等相对多,易形成大薯和产生裂薯。红薯合理密植,有利适当多结薯并均匀结薯,长成的薯大小较均匀,不易发生裂薯;中等肥力的地,以每亩栽4000-5000株为适。
(四)抓实肥水管理
1、施肥
基肥施足的红薯地,多不再追肥。氮肥在封行前施用,封行后不可再追施氮肥,以免促发裂薯。基肥施用不足的地,可在结薯前据情每亩沟或穴施硫酸钾等10-12公斤或红薯专用复合肥15公斤。
为防裂薯产生和脱肥,红薯结薯初、中期可叶面喷施1-2次0.2-0.3%磷酸二氢钾加0.5-1%尿素混合液,每次、每亩喷洒60公斤,每次间隔15-20天。
3、 水管理
红薯前、中期适宜生长发育的土壤湿度为70-80%,后期为60-70%,土壤持水低于50%对薯块膨大有不利影响。薯块膨大期遇旱后大雨或灌大水,裂薯会大大增多。保持、控制土壤的适宜湿度,就能控制裂薯的大量发生。地面行地膜覆盖栽培,有好的抗旱、保湿和防裂薯效果。旱后或久旱后不可灌大水,应慢慢多次灌小水,每次灌水量为垄沟深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让水慢慢渗入垄土中。红薯生长后期以保持土壤微旱为适,以利控制裂薯的产生。薯块生长后期灌大水或保持土壤较高湿度,会促发裂薯的产生。
以上,就是关于红薯产生裂薯的原因有多种,采用综合技术,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收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