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除号的由来_每一个数学符号,都有一段有趣的历史

除号的由来_每一个数学符号,都有一段有趣的历史

其他 95
广告一

今天有朋友问我每一个数学符号,都有一段有趣的历史的问题,那么我就来分享一下关于除号的由来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符号常常比发明它们的数学家更能推广。—F·克莱茵”

除号的由来

数学符号的发明及使用比数字要晚,但其数量却超过了数字,现在常用的数学符号已超过了200个。每一个看似高冷的数学符号,都有一段有趣的历史……

除号的由来

数学符号“+”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

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写的“μ”最后都变成了“+”号。

除号的由来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一开始简写为m,再因快速书写而简化为“-”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除号的由来

除号的由来

我们现在常用于乘法运算的符号有两个,一个是“×”,另一个是“·”。

“×”是由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雷特最早提出的,“·”是由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则认为,“×”号与拉丁字母表示未知数的“X”很像,运算时容易混淆,因此加以反对。但他赞成用“·”来替代“×”。

因此德国的数学书中,乘号与世界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

后莱布尼茨又提出用“п”符号表示相乘,但未得到认可,现在却被用到了集合论中去。

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认为,乘法就是一种特殊的增加,“×”是斜起来写的“+”,用它表示相乘最合适,于是他确定用“×”表示两数相乘,“×”就被用作乘法运算了。

除号的由来

除号的由来

“÷”最初是以减号的身份在欧洲大陆流行的。

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者比,后来又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

1659年,瑞士人拉恩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用,他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表示平均分开,首创了“÷”。

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的《代数学》中,根据群众创造,正式运用“÷”进行除法运算。

除号的由来

“=”最早出现于16世纪英国著名数学家雷科德的《砺智石》中。他认为选择两条等长的平行线来做等号,是再相等不过的了。

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他还发明了“∽”和“≌”,分别那表示几何中的相似号和全等号。

直到18世纪,“=”才得到普及使用。

除号的由来

当然,数学符号还有很多。今天就先介绍这么多~

----------------------------------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不知道看完本文《除号的由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每一个数学符号,都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广告一